学校地址: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350号
咨询电话 :021-62370867
一锹一担,见证无声的守护:逐光公益社走进武警英雄连队
发布日期:2025-10-13 15:13:20
铭记历史,是为了更好地守护当下与未来;致敬英雄,是为了让青春更有担当。9月18日,“九 · 一八”事变94周年之际,我校逐光公益社组织同学们走进上海武警英雄连队,近距离感受军人们的日常作风与精神力量。以下为逐光公益社社长、23级西语班钱元元同学的参观感想。
今天是9月18日,也是“九·一八”事变94周年,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铭记的日子。勿忘历史,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我们逐光公益社拜访了上海武警英雄连队。
带队迎接我们的是一位身着军装,笑容腼腆的年轻军官,我们称他“何排长”。他没有先介绍宏大的口号或是厚重的历史,而是带我们走进连队那些日常的细节:床头棱角分明如“豆腐块”的军被、一尘不染的阅览室、飘着饭菜香气的食堂。他说,纪律不是束缚,而是融进呼吸的习惯;真正的强大,往往始于对平凡日常的极致专注。
跟随何排长拾级而上,一面临墙静默而立,却仿佛蓄积着千钧之力。一侧,是笔力刚劲的军戒格言——“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”“忠诚于党,热爱人民”……每一笔都如铁水浇铸,透出不可动摇的意志;另一侧,则密密麻麻镌刻着功勋战士的姓名,每一个名字背后,都承载着一段热血篇章。
有同学轻声念出其中一个,站在一旁的李班长眼中瞬间泛起光彩。他讲述起那位战士的事迹:某个深夜,紧急通知传来,绑匪劫持人质,他带队出击,周密部署,最终人质毫发无伤。这面墙,是一部用姓名与功勋写成的无声史册,庄严、肃穆,令人敬仰。
而真正让历史褪去遥远感、让感动悄然漫上心头的,是接下来的荣誉室。这里没有璀璨的金银奖章,陈列的尽是些朴实无华的“旧物”。在温柔的灯光下,它们静默不语,却仿佛自带叙事的磁场。
令我印象最深的,其一是一把静静躺在玻璃柜中、锈迹斑斑的铁锹。它见证的是2008年那场特大雪灾。道路被封,积雪成山,仅靠环卫工人已力不从心。天未亮,战士们便自发集结,手持铁锹,踏碎晨霜,一铲一铲为百姓清出畅通之路。其二,是一根扁担。那是劳动模范杨怀远慰问部队时所赠,意在让军人时刻铭记“为人民服务”的本色。
这些物件不说话,却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具分量。它们让我明白,英雄不是遥远的符号,强大也不必张扬喧嚣。真正的力量,就藏在这一锹一担的坚守之中,藏在日复一日的自律与奉献里。步出荣誉室,那份肃穆已沉淀心底;而那把铁锹、那根扁担,仿佛仍在无声地诉说——关于责任,关于传承,关于一种沉默而温暖的力量。这也再次印证,我们眼前的万家灯火,背后都是他们无声的坚守。
此次逐光公益社自发组织走进上海武警英雄连队的活动,是我校长期深耕德育、注重培育学生自主意识与责任担当的生动成果。一直以来,学校始终坚持“德育不止于说教,更在于唤醒自觉”的理念,通过搭建多元平台、鼓励社团自主实践,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感知责任、体悟精神。
在这次参观中,学生展现出的自主思考与情感共鸣,正是学校多年来“把主动权交给学生”的德育思路落地稍微体现。我们相信,当学生从“被动接受者”转变为“主动组织者、积极感悟者”,对责任、奉献与家国情怀的理解,才会更深刻、更持久。
未来,学校将继续为学生搭建自主实践的舞台,让更多社团在德育浸润下主动生长、积极行动,让青春的担当在自主探索中愈发坚定,让成长的力量在实践感悟中不断积蓄。